今天是
期刊信息

刊名:全科护理
曾用名:家庭护士;家庭护士(下半月)
主办: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省护理学会
主管: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ISSN:1674-4748
CN:14-1349/R
语言:中文
周期:旬刊
影响因子:0
被引频次:113332
期刊分类:临床医学
期刊热词:
护理,病人,健康教育,围术期护理,护理干预,并发症,生活质量,护士,围术期,全科护理,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护理人员头面部器械

来源:全科护理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5-22 17: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持续发现多起不明原因肺炎病人。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其他地区也相继发现了此类病例,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它是由前所未见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S

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持续发现多起不明原因肺炎病人。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其他地区也相继发现了此类病例,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它是由前所未见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SARS-nCoV-2)所致,该病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1]。护理人员在一线工作期间由于口罩、护目镜、防护屏、防护服等防护用具在头面部的多层叠加、密闭,加之长时间的工作,导致局部皮肤受压、潮湿等,易产生疼痛、压红,甚至是破损而发生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损伤(medical device related pressure injuries,MDRPI)。它是由于体外医疗器械产生压力而造成的皮肤和/或皮下组织(包括黏膜)的局部损伤,损伤形状与器械形状一致[2]。最新2019版《预防和治疗压力性损伤:快速参考指南》中将“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简化为“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3]。相关新闻报告显示疫情期间一线医护人员正处于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困境之中,发生的主要部位是头面部,包括鼻部、脸颊部、额部、耳郭后部等,主要是由于使用防护用具导致,人们对医护人员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关注度持续增加[4-5]。既往关于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研究主要针对的对象是病人,如ICU[6-7]、手术室[8]、儿童[9]、新生儿[10]等。目前尚无研究报告一线护理人员头面部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一线护理人员头面部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损伤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防护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选取2020年1月—2020年2月在疫情发生的重灾区湖北省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临床工作一线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参加疫情防治一线工作时间≥1周;②取得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最终共有174名护士参与本研究。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采取课题小组自行设计的护理人员头面部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现状调查表进行调查。该调查表是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由课题小组成员共同讨论编制而成。①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称、工作年限、工作科室、是否为伤口护理小组成员、是否参加过相关培训、疫情发生前是否有长期佩戴头面部防护用具经历等。②护理人员头面部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发生现状:疫情发生后在一线工作时是否发生过头面部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部位、受压部位皮肤的情况、发生头面部皮肤损伤的原因、是否采取相关预防性措施以及阻碍护理人员采取预防性措施的原因等。其中,关于头面部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受压部位皮肤的评估采取的是2016年美国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的分期标准[11],即1~4期以及不可分期的压力性损伤和深部组织损伤。其中,1期压力性损伤是指皮肤完整,局部出现指压不变白的红斑,在深色皮肤表现可能不同。2期压力性损伤是指部分皮层缺损伴真皮外露。3期压力性损伤是指全层皮肤缺损。4期压力性损伤是指全层皮肤和组织缺损。不可分期的压力性损伤是指损伤程度不明的全层皮肤和组织缺损。深部组织压力性损伤是指持续指压不变白的深红色、栗色或紫色。由护理人员根据受压部位皮肤情况进行评估,以发生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最严重的部位评估为准。

以实体服务大厅涵盖的服务事项为基础,同时,通过召开师生座谈会、网上调查问卷、师生满意度调查等多种方式,调研了解师生的真实需求[6]。由校办牵头,按照大力推进“零接触”业务,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必须到现场办的也要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力争实现“协同审批、一网通办、一窗受理”的基本要求。各处级单位根据用户需求及本部门提供的服务,全面梳理面向师生提供的服务事项,优化业务流程,将适合在网上办理的业务分期分批逐步实现网上办理。我校共计梳理出面向用户的服务事项200余项。由信息化处指定专人与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对接,协助分析事项办理流程,并安排开发、上线事宜。

由图3可知,烘烤前后肉脯的红度值差值△a,空白组为5.05,亚硝酸盐为6.72,红曲红为8.21,蛋黄粉为6.19,辣椒红为4.28。差值越大时,说明发色剂的热稳定性越差。因此,热稳定性按从高到低依次为:辣椒红>空白>蛋黄粉>亚硝酸盐>红曲红,因此辣椒红的热稳定性最好。红曲红在烘烤前与烘烤后,红度值均为最高的,其次是蛋黄粉和亚硝酸盐。

分析引起护理人员头面部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可能原因:主要是力学因素(80.46%);防护用具使用时间(78.47%);潮湿,如与大量出汗有关(51.15%);防护用具材质,如硬/无弹性和或难以调整/固定/移除(58.05%)。这与陈佳丽等[14]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此外,有研究对象也表明个人因素,如过敏(14.94%)和其他因素,如佩戴眼镜、防护用具佩戴不规范等(11.49%)也是导致其头面部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原因。目前,尚无系统的针对预防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管理办法。因此,在制定医护人员头面部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策略时也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做出针对性的措施,以减少头面部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2.3 护理人员采取相关预防性措施的情况 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中,伤口护理小组成员有9人(5.17%)。既往参加压力性损伤相关培训者有103人(59.2%)。在疫情发生前有长期佩戴头面部防护用具经历者79人(45.4%)。采取预防头面部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相关措施者99人(56.9%)。采取的预防措施依次为:好发部位皮肤的评估(32.76%);使用预防性敷料进行局部减压(31.61%);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具,并按要求佩戴(28.16%);适当保湿并避免皮肤过度潮湿(11.49%);在保证防护效果的前提下,每2~4 h变换受压位置或摘除(8.62%)。此外,在调查中发现,阻碍护理人员采取预防性措施的原因依次为:防护用具及相关预防物资缺乏(67.24%);工作繁忙,无暇顾及(66.67%);对压力性损伤的预防不重视(24.14%);缺乏相关知识与培训(18.39%);其他,如担心预防措施影响防护效果等(5.17%)。

2.2 护理人员发生头面部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情况 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发生过头面部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人数达到138人,其中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部位依次为:鼻部123人,脸颊部96人,额部69人,耳后58人,其他受压部位,如颈部3人,眼内侧2人,枕后1人。发生两处及以上部位受压者达到102人。受压部位皮肤的分期:1期116人,2期20人,4期1人,不可分期1人。引起头面部皮肤损伤的可能原因依次为:力学因素:压力、摩擦力及剪切力导致(80.46%);防护用具使用时间(78.47%);防护用具材质,如硬/无弹性和或难以调整/固定/移除(58.05%);潮湿,如与大量出汗有关(51.15%);个人因素,如过敏(14.94%);其他因素,如佩戴眼镜、防护用具佩戴不规范等(11.49%)。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共有174名护士参与本次调查,其中男4人,女170人;年龄22~50(30.11±4.39)岁;文化程度:专科及以下3人,本科161人,硕士10人;职称:初级124人,中级49人,副高及以上1人;工作年限:<3年24人,3~5年46人,6~10年69人,>10年35人;工作科室:内科34人,外科76人,妇产科6人,儿科5人,门急诊6人,感染科2人,重症监护室(ICU)11人,手术室5人,其他科室,如神经内科、肿瘤科、五官科、老年科共29人。

1.2.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5.0统计学处理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构成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在实施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必须深刻理解创新创业的内涵和外延,如果对创新创业教育概念的要素、结构、架构缺乏深刻的理解,则极易导致实施路径的偏差。从2010年国家大力提倡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至今,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话语体系和初见雏形的技术路线,但针对创新创业的具体定义是不明确的。

3.1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护理人员头面部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较高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一线护理人员头面部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达79.31%。虽然没有相关数据与之对比,但是通过国外研究显示病人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为3.1%~26.7%[12-13]。而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明显高于这一水平。因此,护理人员在一线工作时,除了做好自身防护外,重视自身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管理也尤为重要。同时,本次调查也发现,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部位依次为鼻部、脸颊部、额部、耳后等。这一结果与报告相一致[4-5]。此外,研究结果显示发生两处及以上部位受压者达73.91%,受压部位的皮肤主要为1期压力性损伤,占84.06%,其次为2期压力性损伤,占14.49%,4期和不可分期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比例较少,均为0.72%。由于头面部(除面颊部外)皮下脂肪较少,因此一旦发生压力性损伤极易导致组织受损过深而发生严重的压力性损伤。同时,这些损伤导致护理人员局部疼痛,会影响后续防护用具的佩戴,增加感染的风险,影响护理人员的健康和战斗力。因此,做好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预防管理十分重要。

3.2 影响护理人员头面部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因素分析

表1 疫情期间一线护理人员头面部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单因素分析(n=174) 单位:人

项目 类别例数发生(n=138)未发生(n=36)χ2值P年龄22~29岁82641830~39岁8771164.2380.23740~49岁43150岁及以上101性别男4310.0460.830女170 135 35文化程度专科及以下321本科161 128 330.2990.861硕士1082职称初级124 9727中级494184.4910.106副高及以上101工作年限<3年242043~5年4636100.3240.9556~10年695415>10年35287工作科室内科34268外科765917妇产科651儿科541

续表

项目 类别例数发生(n=138)未发生(n=36)χ2值P门急诊6513.1870.922感染科220ICU11101手术室532其他29245您是否为伤口护理小组成员是9810.5310.466否165 130 35您是否参加过压力性损伤的相关培训是103 85181.5890.207否715318是否有长时间佩戴头面部防护用具的经历是7968114.0360.045否957025是否采取预防头面部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相关措施是9973264.3470.037否756510

3 讨论

主要仪器:FA1004A精密电子天平,上海菁海仪器有限公司;722型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菁华科技仪器有限公司;手持式折光仪,上海勃基仪器仪表有限公司;CT质构仪,美国Brookfield公司。

1.2.2 资料收集方法 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线上问卷调查。在获得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后,根据问卷填写链接,自行登录平台完成问卷的填写。填写过程中要求研究对象独立如实作答,针对疑问,及时联系课题小组成员,采取统一语言进行解释。

2.4 护理人员头面部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生头面部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组与未发生组的护理人员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称、工作年限、工作科室、是否为伤口护理小组成员、是否参加过相关培训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是否有长时间佩戴头面部防护用具的经历和是否采取相关预防措施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2.1 既往无长时间佩戴头面部防护用具的经历者与发生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相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发生头面部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组与未发生组的护理人员在是否有长时间佩戴头面部防护用具的经历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既往无长时间佩戴头面部防护用具的经历者与发生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显著相关。由于既往的佩戴体验,护理人员能够了解头面部受压皮肤的不适感受,甚至能提前预知受压皮肤有发生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风险,因此能更好地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而减少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由于疫情的快速发展,武汉作为疫情的重灾区亟需大量的医护人员投入一线的救治工作中。为了应对一线医护人员的短缺,医院根据需求派遣其他相关科室医护人员投入一线参与救治。虽然在进入一线工作前均进行了相关防护用具穿戴的培训,但是由于时间、场地的限制和防护物资的缺乏,多采取的是线上培训的方式,医护人员无法进行长时间穿戴防护用具的亲身体验。在本次调查结果中也显示,在疫情发生前有长期佩戴头面部防护用具经历者仅有79人,占45.4%。由于没有相关佩戴体验,导致对自身发生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预知不够,导致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3.2.2 未采取相关预防措施与发生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相关 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是医院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监控中常用的结局指标之一,发生率的高低反映了医院的临床护理质量。关于压力性损伤的管理,始终是预防大于治疗。因此,对于工作在疫情一线的护理人员除了护理病人时要重视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预防管理,还应重视对自身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在本研究中采取预防头面部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相关措施者有99人,占56.9%。采取的预防措施依次为:好发部位皮肤的评估(32.76%);使用预防性敷料进行局部减压(31.61%);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具,并按要求佩戴(28.16%);适当保湿并避免皮肤过度潮湿(11.49%);在保证防护效果的前提下每2~4 h变换受压位置或摘除(8.62%)等。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发生头面部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组与未发生组的护理人员在是否采取预防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措施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未采取相关预防措施与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相关。这一结果与相关研究的报告一致,均显示采取相关预防措施能有效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发生[3,15-21]。因此,很有必要提高一线护理人员对预防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重视,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其发生。

3.3 加强疫情下护理人员头面部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管理 在当前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医护人员作为一线工作人员,其身心健康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一线护理人员头面部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较高。同时,本次研究显示,阻碍护理人员采取预防性措施的主要原因依次为:防护用具及相关预防物资缺乏(67.24%);工作繁忙,无暇顾及(66.67%);对压力性损伤的预防不重视(24.14%);缺乏相关知识与培训(18.39%);其他,如担心预防措施影响防护效果(5.17%)等。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医护人员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防治,一些医疗机构及伤口护理学会给出了相关建议[14,22-23]。因此,可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如充足医护人员防护用具及相关预防物资、合理排班、进行相关知识培训等方面制定针对性的管理策略,加强疫情下护理人员头面部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管理。

我国儿童睡眠障碍的研究已经起步,为使儿童有良好的睡眠质量,保障儿童身心健康发育,深入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十分必要。其中有些儿童睡眠医学问题应予特别关注。

4 小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生突然,传染性强、传播快,给临床医务人员及社会防控带来巨大挑战。本研究显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一线护理人员是发生头面部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高危人群,是否有长时间佩戴头面部防护用具的经历和是否采取相关预措施与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显著相关。建议临床医疗机构加大对临床一线人员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关注,建立完善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措施,提升护理人员处理压力性损伤的防治能力,保障一线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参考文献:

[1]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J/OL].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3[2020-02-15].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2787.R.20200208.1034.002.html.

[2] PITTMAN J,BEESON T,KITTERMAN J,et al. Medical device-related hospital-acquired pressure ulcers[J].Journal of Wound,Ostomy and Continence Nursing,2015,42(2):151-154.

[3] European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National Pressure Injury Advisory Panel,Pan Pacific Pressure Injury Alliance.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ressure ulcers/injuries:quick reference guide 2019[EB/OL]. http://www.internationalguideline.com/guideline.

[4] 人民日报.她们摘下口罩的样子,让人心疼…[EB/OL].[2020-2-15].https://mp.weixin.qq.com/s/e0DaEzvpXSneyYt8A8cZ1g.

[5] 人民日报.所谓白衣天使,只不过是……[EB/OL]. [2020-2-15].https://mp.weixin.qq.com/s/Du2puSdTGwZMyWxsSIx4Yg.

[6] 刘亚红,李婷,付成成,等.ICU 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1):1252-1254.

[7] 徐艳,郭晓娟,张薇.标准化护理流程在预防ICU患者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4):1996-1999.

[8] 成彩红.预见性护理在预防手术室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D].太原:山西中医药大学,2019.

[9] 周蓉,唐绪容,屈虹,等.儿童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西医结合护理杂志,2019,5(6):20-22.

[10] 郭洁,马洁,金志鹏.ICU患儿发生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现状调查[J].中华护理教育,15(9):53-55.

[11] 褚万立,郝岱峰.美国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2016年压力性损伤的定义和分期解读[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8,13(1):64-68.

[12] COYER F M,STOTTS N A,BLACKMAN V S.A prospective window into medical device‐related pressure ulcers in intensive care[J].International Wound Journal,2014,11(6):656-664.

[13] AMIRAH M F,RASHEED A M,PARAMEASWARI P J,et al.A cross-sectional study on medical device-related pressure injuries among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in riyadh,kingdom of saudi arabia[J].World Council of Enterostomal Therapists Journal,2017,37(1):8-11.

[14] 陈佳丽,宁宁,蒋艳,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医护人员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防护华西紧急推荐[J/OL].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20,1-5[2020-02-15].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1.1372.R.20200207.0954.002.html.

[15] 杨小辉,赵媛媛,钮美娥.ICU 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研究现状[J].护理学报,2017,24(13):49-53.

[16] 黄庆萍,张建荣,郑美春,等.ICU 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8,53(8):967-970.

[17] CORNISH L.The use of prophylactic dressings in the prevention of pressure ulcers:a literature review[J].British journal of community nursing,2017,22(Sup6):S26-S32.

[18] REID K,AYELLO E A,ALAVI A.Pressure ulc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use of prophylactic dressings[J].Chronic Wound Care Management and Research,2016,3:117.

[19] 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European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Pan Pacific Pressure Injury Alliance.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ressure Ulcers:Medical device related pressure ulcers-an extract from the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M].Osborne Park,Western Australia:Cambridge Media,2014:1-17.

[20] HAESLER E.Evidence summary.Pressure injuries:preventing medical device related pressure injuries[J].The Joanna Briggs Institute,2017,11(30):1-4.

[21] 赵琦,徐雲,蒋红,等.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预防和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J].护理学杂志,2019,34(13):8-11.

[22] 北京护理学会.医务人员使用头面部防护用具相关压力性损伤防治建议[EB/OL].[2020-2-15].https://mp.weixin.qq.com/s/2SUQAqrEKbh4OZGc3xEcNQ.

[23] 蒋琪霞.速看!专家亲自演示,如何预防和处理口罩、面罩造成的皮肤压力性损伤![EB/OL].[2020-2-15].https://mp.weixin.qq.com/s/K6iyfbfMH9zi-PwY84qoxw.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104/j.issn.1674-4748.2020.12.014

作者简介 余洪兴,主管护师,硕士,单位: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汪晖、施婕、罗梦丹单位: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引用信息 余洪兴,汪晖,施婕,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护理人员头面部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现状调查[J].全科护理,2020,18(12):1456-1459.

(收稿日期:2020-03-05;修回日期:2020-04-23)

(本文编辑 郭海瑞)

文章来源:《全科护理》 网址: http://www.qkhlzzs.cn/qikandaodu/2020/0522/353.html

上一篇:多学科团队治疗压力性损伤病人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肿瘤科医护人员对精准医疗认识和体验的质性研

全科护理投稿 | 全科护理编辑部| 全科护理版面费 | 全科护理论文发表 | 全科护理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全科护理》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