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农村教育,乡村教师是关键,我国现有的330万乡村教师培养3700多万的乡村学生,对提升农村义务教育整体水平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乡村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性成为制约乡村教育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为此,2015年6月,国务院专门对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做出了重要指示,并颁布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指出“发展乡村教育,教师是关键,必须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安徽现有乡村教师16.8万人,占全省中小学专任教师总数的31.87%。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乡村教师队伍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乡村教育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但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以及城乡发展不平衡、交通地理条件不便等因素的影响,安徽省乡村教师队伍仍面临职业吸引力不强、补充渠道不畅、优质资源不足、结构不尽合理、整体素质不高等突出问题,制约了乡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安徽省乡村教育发展问题相对较为突出。
在此背景下,2015年12月,安徽省发布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在全省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从2016年开始,每年接受并培养500名初中起点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培养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小学教育(全科)专业对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来说是一个新兴的专业,有必要从全局出发,构建完善的小学教育(全科)专业体系,培养出优秀的小学乡村全科教师。如何构建,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重视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是专业建设的核心要求,小学教育(全科)专业的人才培养不同于小学教育专业,它有自己的特殊性,因此其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规格同样具有特殊性。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适应时代要求和乡村小学教育改革需要,热爱乡村小学教育事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文化素质,掌握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科素养和教师专业素养高度整合,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小学多门学科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高素质乡村小学教育全科教师。
(二)培养模式
全科教师培养分为大综合与小综合两种。“小综合”是指小学教师具备语文、数学和英语的教学能力。“大综合”包括语、数、英加“副科”,“副科”包括音乐、体育、美术等。依据我省小学教师资源短缺的情况,结合学校实际,采用大综合培养模式,毕业生将掌握教授小学阶段主课课程的能力。
(三)培养规格
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农村小学教育事业,关爱小学生,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
2.具有宽广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系统掌握从事小学多科教学、教育科研与教育管理工作所必需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并在某些领域上形成专长。
3.养成熟练的小学教师职业专门技能,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与能力,具有一定的从事小学多科教学、开展小学教育科研与进行小学教育管理的能力,普通话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的水平,“三笔字”合格,大学英语和计算机应用技术达到国家要求。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与艺术修养,具有健康的体魄与乐观向上、热情开朗的生活态度。
二、建构全科型课程
(一)坚持“多元发展”
定向委托培养的小学全科教师要求“一专多能”,以适应我国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要求。基于此,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课程设计理念应坚持多元发展,即内容多元、课程多元和评价多元。内容多元是指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课程内容多元,所开课程应涉及小学阶段所有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课程多元是指课程应注重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要设置大学生文化素养课程、小学教育教学理论课程、学科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和教师教学技能训练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教学实践技能。评价多元是指对学业进行多元评价,基于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能力、综合素养、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精神、专业态度和发展潜能等因素,对学生学业及未来发展进行发展性评价,即时掌握并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促进其转变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明确发展目标、树立专业精神,促进学生成长为胜任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的合格教师。
文章来源:《全科护理》 网址: http://www.qkhlzzs.cn/qikandaodu/2021/0318/740.html
上一篇:健康问题研究栏目简介与征稿
下一篇:谈谈全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体会